用“通心”理论解读信仰之谜(一)

宗教信仰问题,是人类的一个重大问题,也是长久以来,人们普遍困惑的问题。在宗教思想中有人类精神的精华,但宗教信仰问题,长期却扑朔迷离。一般认为,有信仰总比没有好。但什么叫“有信仰”?信一种宗教意味着什么?我们如何能够借助宗教,有更美好的人生?

从全人心理学“通心”理论的角度,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呢?

宇宙已经存在了150亿年,人类最多才存在了几万年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,只有数千年。

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非常肤浅,面对宇宙,未知的东西仍然无穷无尽……

人有认识能力,并且依靠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但面对许多事物仍然难以企及。人对许多事物已经有了认识,但对于这些事物,还有很多未知的成分。牛顿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感觉,他说:人类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,有时很高兴地在这里拾到一个美丽的贝壳,在那里找到一颗光滑的石子,但真理的大海,还远远没有发现。

所谓信仰体现的正是一种人与外界以及宇宙的关系。

没有已知谈不上信仰,没有未知也谈不上信仰。

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,也是情绪的动物。人在很大程度上更受情绪支配。面对未知,人类基本的负面的情绪状态是迷茫、孤独、恐惧、焦虑、不安。

面对未知,人有两种基本的、内在的态度、状态、心态:一是怀疑、困惑;一是信仰。

所谓信仰,是人类面对未知事物时的一种状态与活动。有不少论述把“信仰”与“迷信”区分开,这是对的。它们的确有深刻的区别。迷信是错误的,不好的。但要彻底地认识迷信的危害,把正确的信仰与迷信区分开,说清楚相对正确的信仰是什么?应该引入“通心”的概念。真正彻底超越迷信的是“通心”。或者说,“通心”才是正确的信仰的态度,“迷信”是错误的信仰态度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迷信体现的是心理依赖,是理性的脆弱。通心体现的是不执著,是创造性,是空,是智慧。这两种基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。通过依赖,人类只是暂时地减少迷茫、孤独、恐惧、焦虑、不安;通过通心,人类可以不断地超越迷茫、孤独、恐惧、焦虑、不安,获得力量和自信。

只有通心,才是健康的信仰状态。在健康的信仰状态中,人通过与先知、宗教创始人、上帝、道的通心,可以产生大自信、充实感、意义感、问心无愧感、巨大力量感。

借用马丁·布伯的语言来说,依赖是“我-它”关系,通心是“我-你”关系。

与此对应,也有两个视角看待“怀疑”的问题。

关于“怀疑”与“信仰”的关系,有两种不同的说法。

著名哲学家皮尔斯说:“信仰是怀疑的终止。”是的,如果没有怀疑的终止,至少是暂时的终止,是谈不上信仰的。但是,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(主要是人,也可以包括其他),我们决定依赖它的时候,我们只接纳我们认为对自己有利的那部分,而对其它部分视而不见。在绝对化的“信仰是怀疑的终止”中,我们的信仰实际上只是迷信。我们在执著中,停止了自己的智慧。

还有一种信仰的态度,其主要精神,如著名基督教神学家蒂里希所说,是“怀疑是信仰的组成部分。”的确,如果没有怀疑的终止,是谈不上信仰的。但是,如果不能够做到“信中留疑”,保留怀疑在信仰中继续探索,就不会有真正的信仰。宗教信仰尤其如此。因为宗教精神的精髓,正是要与生生不息地发展、创造保持一致。上帝是自有永有的,“道”也是一样。与上帝同在,循道而行,正是需要不断地探索。上帝以外,一切都是有限的,人的信仰也一样。老子说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也有这个意思。一切人的具体的信仰,都是人根据自己头脑中的上帝、道,而形成的,都有局限性,需要不断走向更完善、深刻。


宗教信仰,除了是通过我们直接感悟上帝、道以外,还可以理解为人类对先知的事迹、教诲、主张等的信服和尊崇。例如,佛教徒对于佛陀,基督教徒对于耶稣。但关于这些先知的事迹、教诲、主张的文本,大体都来源于数百年后他人的集辑、成书。另外,除了直接读经典外,我们还可以选择聆听他人的讲经、释经。

无论是经书,还是讲经的人或者讲解经文的书,他们都不是先知本人,它们传达的信息都是有限的。

但我们又必须透过这些有限的东西来理解先知。要理解先知,最好的途径也只能是通心。

所谓“怀疑是信仰的组成部分。”这里的“怀疑”是指什么?当我们怀疑的时候,我们开放了自己的心灵,启动了自己的智慧。这里的“怀疑”,是指后人对待先知、圣哲的理解、解释,坚持要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,而不是盲从他人的解释。通过自己亲自的独立思考,就是通过自己亲自与先知的通心理解先知、学习先知,并且进一步地调整、确立自己的状态。为什么“通心”又是信仰呢?如果没有对于某先知的相信、评估,是不会有信心和勇气去通心的。能够面对先知做通心者,把先知看作通心对象,是对先知的尊敬,是对自己生命的付出,以及能量流动方向的一种确认。

佛祖释迦牟尼在印度灵山说法,拈花微笑。我理解,佛祖拈花,是在暗示“通心是道”。他是要给大家一个启示:修炼、悟道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抛开传统的语言、文字,直接和他自己通心,以心印心。因为他已经成佛,他已经得道,和他通心,就可以直接开悟,乃至得道、成佛。

佛祖的拈花微笑,还可以理解为启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。他暗示:真正的信仰不是对他盲目地、片面地顶礼膜拜,而是与他通心。当然,拜佛与通心并不矛盾,拜佛时,可以表示自己信赖佛祖,要与佛祖通心的决心。

基督教讲“三位一体”,即:“圣父、圣子、圣灵”。

耶稣说:“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着我,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。”与耶稣通心,就是与上帝通心。所谓“圣灵”是无所不在,这就给人类与耶稣、上帝的通心奠定了基础。所谓“活在灵里”,就是已经与耶稣、上帝有了通心。

祷告,可以理解为与耶稣通心的一个过程。耶稣说:“藉着我”。那么,怎样才能够真正地藉着他呢?当然只有通心,尽量地体验、感受他的心。

著名央视主持人柴静在一篇博客里写道:

“前两天听家人说件事,有个搞房地产的同志,发了财,修了一个大庙,金光灿灿的,搞了一个落成典礼,架了个大台子,请小沈阳演二人转,四村八乡的同志们都去看。他特别慷慨,把乡亲们往庙里让,一人发一把香,‘来来来’。人稍一多点,他又不痛快了,‘别许太多愿了,这是我家的佛’。”

“有一年我在越南,看见地上一把香,歪插着,袅袅地供了好几位。仔细看,一个是菩萨,一个是耶稣,一个是中国皇帝,脑袋上顶着玉冠,还有一个是圣女贞德。问他们,这是怎么个供法。说‘哎,就一把香嘛,总有一个灵的’”

她说的上面这些情况,应该是属于迷信。

通过迷信达到的信仰是不牢固的,迷信者的状态不可能达到最佳。“别许太多愿了,这是我家的佛”既然已经信佛,又患得患失,心胸如此狭隘!“就一把香嘛,总有一个灵的”,则好象是在碰运气。

真正的信仰行为,是我们必须付出极大心力和代价的行为,需要调动我们所有的身心灵的潜力。

只有在与先知通心,甚至透过先知与本源、终极者直接通心的情况下,您的能量才能够达到最畅通状态,您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挥。

真正的信仰行为是通心。

全人心理学的“通心公式”自称可以检验人类的一切“积极的行为”,有助于人们对自认为是的“积极的行为”的拨乱反正。信仰也是人类的一种积极的行为,“通心公式”是否在信仰问题上适用?用“通心公式”是否也能够检验信仰行为呢?我认为能够。

通心公式:

真正的X是通心,不通心的X是Y。

(“X”等于“积极的行为”;“Y”等于“X”引起的负面的情绪、状态和后果。)

真正的宗教信仰行为是通心,不通心的宗教信仰行为是迷信,它限制了我们的理性,导致我们创造力不能够充分表达,影响我们潜能的充分发挥。


用“通心”理论解读信仰之谜(二)

全 人 心 理 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