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通心”与佛学有什么关系?能否有“通心法门”这一提法?

什么是”通心法门”?


什么是通心?


关于“通心”,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定义。从心理咨询的角度,我们可以为心理咨询师的通心下这样一个定义:心理咨询师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尽量放空自己,甚至让自己处于虚怀若谷的状态的前提下,进入到当事人的内心世界,感受到当事人的情绪、立场与状态,把握住当事人的成长方向或者成长点,通过当事人能够接受甚至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影响他,从而帮助当事人,具有这样的效果的心理咨询行为,就叫“通心”。通心是一条红线,应该贯穿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始终。


“通心”还可以推广到一般的人际交往。从一般的人际交往的角度,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:当至少有一方能够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立场和状态,至少暂时超越自我中心,进入到另外一方的内心世界,感受到他的情绪与状态,从而把握住其需求点或者成长点,并且通过他能够接受甚至乐于接受的方式影响他,从而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。这样的行为就称为“通心”。


我在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的实践中,形成了“通心”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。它又反过来影响我的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的实践,使我在实践中顺风顺水,甚至势如破竹。通心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,有一个长期酝酿、研究、积累、总结的过程,这一过程又与我大量的心理服务实践相联系和互动。迄今为止,仅仅是“通心工作坊”,我面对社会共举办500场,累计用通心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做个案(以当事人数量计算)超过2000多个。


“通心黄金三要件”的思想,是“通心理论”的精髓。


通心这一行为有三个要件。这三个要件非常重要,所以称为:“黄金三要件”,即:


1、清晰自己。即清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。


2、换位体验。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,体验到对方的情绪和状态。


3、有效影响。即通过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甚至乐意接受的方式影响对方。


通心的黄金三要件亦是“通心”的操作性定义。


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是任何心理服务有良性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。也就是说,不管什么流派的方法、技术,只要是有效的,其中必然有符合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成分,任何心理服务行为,只要符合了通心的黄金三要件就必然有效。


我提出的通心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,并非空穴来风,在世界文明的精华主流宗教,包括佛教、道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等宗教中,还有多种多样的文化里,早就存在着大量的有关通心的理论元素,以及各种各样的,难以计数的通心的事迹和范例,只是我的通心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概括和总结而已。


通心的理论与方法,可以说是超越宗教、跨文化的元理论与方法,或者说是核心的理论与方法。这一点极为重要,为此我专门写了《通心辅导:一种心理服务的新范式》一文。


通心的理论具有这样的治疗理念:人们的烦恼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际关系出了问题。而人际关系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当事人与某人或者某一些人不通心。所以,只有通心才是解决大多数烦恼的根本途径。




下面,我主要谈谈通心与佛学的关系。这一话题涉及面极广,这里主要谈“通心”与佛学的关系。


迄今佛教内部并无“通心法门”之说。我以“通心法门”说之,主要是因为我提出通心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,与佛学有重要连接。或者说,它的提出,是受了佛教的的重要启示。同时,它又可以回到佛学的语境中予以应用。




一、拈花微笑



在佛经中,有很多与“通心”有关的典故、公案,首当其冲的是“拈花微笑”。台湾的圣严法师专门就此做过研究,他发表过一本书,书名就叫《拈花微笑》。下面采用他的节译:



释迦世尊在进入大般涅槃之前不久,有一天在灵山山顶,对百万人以及诸比丘说:“我不久就要入涅槃了,诸位想要问法的,就岁你想知道的问罢。”


大众静默地坐着。


大众之中,婆娑世界之主的大梵天王,即以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,双手举过头顶,奉献佛陀,退后顶礼,请示:“世尊成佛以来,五十年间,种种说法教示,化度了一切根基的众生。如果尚有最上的大法未说,恳请世尊为我等及将来修菩萨行者,以及欲修佛道的凡夫众生,敷衍宣说。”说毕,大梵天王将他的身体化作庄严宝座,请如来坐。


释尊受此鲜花,坐此宝座,无言无说,但向法会大众,拈起莲花。会上,拈花微笑,此时大家面面相觑,不知道如来动作在表示什么。唯有长老摩柯迦叶,知道释尊所示,即是无上法门,所以破颜微笑,从座而起,合掌正立,默然无语。释尊便对大家说:“这就对了。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”


(圣严法师《拈花微笑》,第190——191页,上海三联书店,2007年。)



如何理解佛祖释迦牟尼的这次说法?


其主要的精神是什么?


迦叶的破颜微笑与佛祖的拈花有什么关系?如果说是会意,他到底会意到了什么?


我的体会如下:


1、佛祖拈花,他是要给大家一个启示:修炼、悟道的一个重要的途径、方法就是抛开传统的语言、文字,直接去体验,而体验到的最高境界,是语言、文字难以表达的。这也正是老子所言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这也正是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的意思。佛教里把不随众的人称为“别众”。而不按照传统惯例传授法门称为“别传”。


2、学佛就是向佛学习。向佛学习,就是与佛通心。也就是和他自己通心,以心印心。因为他已经成佛,他已经得道,和他通心,就可以直接开悟,也就可以得道、成佛。


3、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、沟通的,最终是要达到一种和谐关系,达到一种“心心相印”的高境界。达到这种境界,也需要抛开传统的语言、文字,直接通心,以心印心。而这种“心心相印”的高境界,是在暗示“通心是道”。


4、迦叶与佛祖之所以能够通心,也许是他进入了“三摩地”的状态吧。佛陀当然是在“三摩地”的境界。他们的“心心相印”,因此是一种心灵的最高交流。他与佛陀的通心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:首先体现在他对“心心相印”之意义的感悟,而枷叶的“破颜微笑”,则是享受了“三摩地”通心之殊胜之外观。


与他人通心,意味着你达到了与他人接近甚至相同的心理状态。


这是一种挑战:如果你能够与先知、伟人能够通心,在某种意义上,你也就能够开发和先知、伟人同样的品质的潜能。


与贝多芬通心,你就开发了与贝多芬同样的坚强。与爱因斯坦通心,你就开发了与爱因斯坦同样的智慧。与佛陀通心,你就开发了自己的佛性。



二.观音的教化



佛教的菩萨度人,其实也处处体现了全人心理学的“通心”。


《维摩诘所说经》: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道”。《宗镜录》: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人佛智。”这都是强调以对方能够接受甚至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沟通,乃至影响对方。


佛教讲佛有三身: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   


法身是证显真如的自性法体。报身就是酬报如来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而成就的庄严佛体。应身就是如来为化导六道众生,随众生机缘显现的人格身,又称应佛、应身佛、应化身、应化法身、化身。


所谓“应身”的概念,体现了佛教深刻有关“通心”的思想。


在庞杂的观音应身体系中,“鱼篮观音”是其中之一:




予按《观音感应传》唐元和十年,陕右金沙滩上有美艳女子,提篮鬻鱼,人竟欲室之。女曰:“妾能授经,一夕能诵《普门品》者,事焉。”黎明,能者二十余,辞曰“一身岂堪配众夫,请赐《金刚经》。”如前期,能者复居半数,女又辞,请易《法华经》,期以三日,唯马氏子能。女令具礼成婚,入门,女即糜烂立尽,遽瘗之。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藏观之,唯黄金锁子骨存焉。僧曰:“此观音示现,以化汝耳。”言及飞空而去。(宋濂《鱼篮观音画像赞》)

     

   观音为了教化人们,适应人们好色的心理,变成了一个提篮卖鱼的美艳女子。先是要求大家背诵《普门品》,继而又是《金刚经》,最后还有《法华经》,让男人们彼此竞争学佛。最后嫁给了能诵《普门品》、《金刚》、《法华》的马郎,但嫁入后须臾就死了,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马郎妇。但马郎却因此学习了三部重要的佛经。


在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,观音变美艳女子,真的是一种神通呢,还是象征的说法。我认为是后者。正如“千手观音”不可能是有一千只手一样。“千手”,不过是法门多的象征说法而已。面对不同的人,有不同的应对,这正是“通心”的要求。


从心理学的角度,可以这样来理解:


1、一个健全的人格皆整合许多子人格,在不同的情况下,他可以调出不同的子人格来应对。《心经》讲“空即是色”,也可以理解为也这样的含义。对于观音面对的那些情景的时候,他不一定要变为美女的肉身,他可以找到其他利用人们好色心理的方法。例如,就拿最简单的写文章来说,给文章取一个带有性吸引含义的题目,常常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。


2、一个健全的人格善于通心,在面对某些人,不能够直接解决问题的时候,他可以通过通心,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解决。下面所谈的“不度无缘之人”,正是与此有关。



三.不度无缘之人




世间人遇到与自己有缘的人就很欢喜,没有缘的人就不想跟他见面。我们知道,阿弥陀佛与十法界一切众生的缘最深。这一桩事情,诸佛都不一样,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当中,只顾修自己,很少与众生结缘。他成佛了,虽然发愿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,愿也相同,但是与众生结的缘不够深广。


所谓“不度无缘之人”是指这样的意思:


世尊当年在世,城东老母与释迦牟尼佛没有缘,释迦牟尼佛度不了她。城东老母从这边来了,佛迎面走过去,她马上转弯,从别的路走了,绝对不想与佛见面。佛有能力化身,佛到那边,她又拐弯。到最后佛现四个身体把她包围,她低下头来痛哭,也不看佛一眼,这是没有缘!佛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她,舍利弗一去,她与舍利弗有缘,欢喜接受,舍利弗就度了她。“佛不度无缘之人”,众生与佛没有缘,佛也没有法子。


(节录自《无量寿经》2-34-131)


我很喜欢这个故事,它使佛陀更加亲近。佛陀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。是人,就会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,而不是无所不能。佛陀曾经想直接度城东老母,但却缘分不够。


不过,佛陀不度无缘之人,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,恰恰是通心的表现。不仅通了城东老母的情况,也通了舍利弗的情况。


当然,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:佛陀直接度不了城东老母,却洞察舍利弗能够度,这归根到底还是他自己能够度。




人的能量和能力总是有限的,所以并非无所不能。有所为,必有所不为。


一切皆需要付出成本,通心亦需要成本。我们需要接受和相当多的人都难以通心的现实,同时,先通那些最需要通而我们又能够通的人。



四.佛学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吗?




佛学尽管博大精深,还需要发展吗?我认为,答案是肯定的。如果不是这样,就与“三法印”的最高原则冲突,在现实生活中作用也会受到一些影响。


例如,如果以佛学为本,心理学为用,当今佛学以及佛学人士可以考核、检验、批判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、方法和技术,用来发展自己。


毛遂自荐,我认为通心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,就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种心理学的。


关于“通心”理论,其内容非常丰富,又“大道至简”。


全 人 心 理 学